时间:2022-03-22 10:14:16编辑:小夏
小七导读:下面是小七整理了关于“三国中最神奇的五个预言 看看你知道几个”的文章,供各位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5、郭嘉料到孙策之死
《三国志·郭嘉传》记载:孙策转斗千里,尽有江东,闻太祖与袁绍相持於官渡,将渡江北袭许。众闻皆惧,嘉料之曰:“策新并江东,所诛皆英豪雄杰,能得人死力者也。然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於独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以吾观之,必死於匹夫之手。”
郭嘉料到孙策之死
4、刘元起投资刘备
先主小时候家里很穷,与母亲都是做小营生的(织席贩履),入不敷出是生活常态奇~闻~网。而当时有个本家亲戚叫刘元起,家里也不富裕,但是他经常接济刘备。
刘元起投资刘备
事实也确是如此,三国志有载“先主不爱读书,喜声色,犬马,美衣服。”刘元起不屑一顾:“我族中的这个孩子,非等闲之人。”一个市井百姓能有如此见识,可敬可佩。
3、诸葛瑾——知子莫如父
再一件事就是再一次宴席上,孙权拉来一条驴,在驴的脸上挂一个长标签,写上:诸葛子瑜(诸葛瑾的脸特别长,孙权以此打趣)。诸葛恪见到后跪下来说:“乞求给我一只笔增加两个字。”诸葛恪接着又填了两个字:“之驴。”在场的人都笑了。于是孙权就把这头驴赐给了诸葛瑾。
诸葛瑾——知子莫如父
孙权是越来越喜欢诸葛恪了,很多吴国大臣都羡慕诸葛瑾,诸葛瑾却越来越发愁,经常跟人唠叨:“这个不孝之子啊,家里人跟他沾不了光,迟早会受他所累。”当时很多人都认为是高兴糊涂了在说反话推荐。后来诸葛家族果然因他被灭,连个根都没有剩。(诸葛瑾次子诸葛乔早年过继给了诸葛亮,诸葛瑾一脉灭绝后,诸葛乔之子恢复为诸葛瑾之后)
2、刘晔料孟达必反
孟达背叛刘备投靠曹魏后,特别受曹丕的宠信,马上命令他当太守,还担心他受委屈。把新城,上庸和金城三个郡合并到一起,让他当一个大郡的太守。
刘晔料孟达必反
这个地方很关键,它控制着吴蜀通往长安和洛阳的咽喉要道,可见其备受曹魏信任。而刘晔却说:“孟达这个人啊非常有才华,是个喂不饱的狼羔子,你给他这么重要的位置,没准他还看不上眼呢。我看这个人很难控制,将来一定会造反。”
当时人们觉得他跟蜀汉已经结下了大仇,没有了退路,魏国对他这么好,他怎么会反叛呢?结果孟达最后还是反了,若不是司马懿八天急行军1200里斩杀了孟达,魏国势必会出很大的乱子。
1、乔玄识曹操
乔玄识曹操
曹操小时候也是个混蛋(咦!为什么要说也?),他叔叔是个老实人,看不惯他天天捣乱,告诉曹操的父亲好好管教他。曹操特别恨叔叔,一次看他过来,便马上装做犯病,口吐白沫。他叔叔吓坏了,赶紧告诉他父亲,他父亲过来一看儿子这不是挺好的嘛,就问。曹操马上装做委屈:“叔叔一直不喜欢我,所以巴不得我死才好呢,我根本没事儿。”曹操父亲一听大为光火,从此对弟弟不大理睬了。
后来曹操发达了一直不忘乔玄的嘱托,定要收留乔玄的两个女儿大小乔……但是被好心的孙策和周瑜捷足先登
三国77大名将真正死因曝光:最惨的竟是他
曹操:犯头风病病死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小字阿瞒,汉族,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
曹操在世时,担任东汉丞相,后为魏王,去世后谥号为武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奇~闻~网。 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尤工章草,唐朝张怀瓘在《书断》中评其为“妙品”。曹操在中国的影视剧形象中多以"奸雄“出现,但在历史上其实是一个颇有作为的帝王,毛泽东曾说“我的心与曹操是相通的”。2013年11月,复旦大学通过研究发现曹操既非一些史学家认为的夏侯氏后人,也非汉代丞相曹参的后代。
曹操
孙权:自然死
孙权
三国时代东吴的建立者。父亲孙坚和兄长孙策,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中打下了江东基业。建安五年(200年),孙策遭刺杀身亡,孙权继而掌事,成为一方诸侯推荐。
刘备:夷陵兵败,之后郁郁而亡
根据《三国志·先主传》,刘备是汉朝的宗室,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他为人谦和、礼贤下士,宽以待人,志向远大,知人善用,素以仁德为世人称赞,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公元221年3月15日(农历二月初五)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年号章武,史称蜀或蜀汉,占有今四川、云南大部、贵州全部,陕西汉中和甘肃白龙江一部分。公元223年病逝于白帝城。终年63岁,谥号昭烈帝,庙号烈祖,葬惠陵。
刘备
司马懿:自然死
司马懿
善谋奇策,多次征伐有功,其中最显著的功绩是两次率大军成功对抗诸葛亮北伐和远征平定辽东,对屯田、水利等农耕经济发展有重要贡献